2013年4月25日 星期四

        寶貝後時代的飼主心情療癒

呂嘉寧院長/臨床心理師

本文同步刊載於「動物生活家」雜誌月刊2013年4月號

曾經有位朋友與我分享一個「笑話」,某對年輕夫妻一結婚就決定先養隻寵物,夫妻倆悉心呵護照顧,寵物也回報給他們很多歡樂與喜悅。後來他們突然懷孕了,在欣喜之餘,卻有一位朋友問他們:「現在快要有小寶寶了,寵物還要留著嗎?」這對夫妻愣了一會兒,反問這位朋友:「如果你們家懷了老二,會把老大丟掉或送人嗎?」也曾聽說某位資深的台灣廣告界名人,在得知自己養的貓咪得癌症那一天,難過到沒辦法上班。跟老闆請假時,老闆問她要請假多久?她回答說因為不知道牠什麼時候會死掉,所以沒辦法確定。老闆責備她不負責任,她反而生氣地回問老闆,如果是老闆的小孩快要死了,那他會不會這樣?
從以上兩則故事,不難看出為何現在很多人稱呼自己家裡的寵物為「毛孩子」的緣故了,因為我們是真的把牠們當成孩子來看待。然而,我們家裡的這些「毛孩子」,大部分的預期壽命都比我們短得多了。這一點很可能是許多飼主在尋覓想要帶回家的寵物時忘記考慮到的,雖然很多人會想到養寵物可以帶給我們陪伴、訓練孩子或自己可以更規律生活或更負責任,也會想到家裡的空間夠不夠大、會不會吵到鄰居或造成家人危險,更實際一點的人甚至會想到養寵物所需要花費的食物及醫療費用是否是自己負擔得起的。不過,也許是因為我們的文化中比較避諱談論生死的議題,也就導致我們比較容易忽略掉這件生死大事的重要性。


很少有人會自願選擇失去所愛的對象,因此面對失落會引起人們許多的抗拒、掙扎與痛苦,而心理學和精神醫學針對這些個人的身心狀態反應,有個專業名詞稱為傷慟(bereavement)。有些人在處於傷慟的過程中會出現一些重度憂鬱的特徵性症狀,主要有以下情形:
(1)     悲傷的心情,當事人可能會經常流淚、含愁沉思、不斷地回想起相處的往事、覺得心情「沉到谷底」。
(2)     有些人會形容自己好像感覺麻木,沒有什麼感受,但旁人從他們的臉部表情和舉止卻明顯感覺他們正有著憂鬱心情。
(3)     有些人會強調自己的身體抱怨(像是腰痠背痛的老毛病怎麼感覺變嚴重了,或是開始感覺到一些以前沒有的、說不太清楚的不舒服),卻完全不提及憂傷感受。
(4)     有些人則會對於小小的事情也產生過度誇大的挫折感。
(5)     有些人會對於原本有的嗜好突然失去興趣、提不起勁兒,即使去從事某些以往感覺很娛人的活動也不再感覺愉快,因而整天宅在家或放棄消遣活動。
(6)     還有像是失眠、食慾變差或反而特別渴求高醣類食品,以及體重變輕或變重等行為現象。
在此要澄清的是,因為面對重大或者突然的失落感,所以一般而言此時的憂鬱心情應該視為「正常反應」。然而,如果個人感覺很不舒服的話,仍可以尋求醫療管道以解除一些特定症狀(如失眠)。「正常」的傷慟歷程,無論是持續時間或者表現方式會因為各種因素而差異很大,但是大多數的人約在兩個月內可以漸漸恢復平日的生活步調及活動。飼主們不一定要強迫自己「快一點好起來」,也不必責備自己「怎麼這麼脆弱」,只要儘量提醒自己維持每天的生活作息正常,並且可以去做也應該去做一些「會讓自己快樂起來的事情」。
以下,則要提醒大家某些並非「正常」的特徵性症狀,如果觀察到自己或家人出現類似的情況,建議能儘早尋求心理專業的評估,以確定不是其他的情緒障礙問題。
(1)     罪惡感,但是並非有關於寵物死亡發生時,飼主已做或未做的事情。比方飼主因工作忙碌延誤寵物就醫而喪生,飼主所產生的罪惡感就不屬於此項。
(2)     出現嚴重的自己也想死的念頭,甚至自殺嘗試。
(3)     病態地專注於自己好像毫無價值
(4)     整個人明顯的在語言、思考和身體動作都變得緩慢。比方回答問題前遲疑的時間增加;說話的音量、抑揚起伏、話量、話題的多樣性都減少,甚至幾乎都不說話。
(5)     在職業、學業、社交人際等功能上,出現長期且明顯的功能損害。
(6)     有某種幻覺經驗,但是並非偶爾覺得自己好像聽到寵物的聲音或是短暫看到其影像,且當事人事後能分辨這是自己太過思念所導致,明白這不是真實的。
著名的墨西哥裔美國馴狗專家西薩‧米蘭(Cesar Millan)曾協助過一個家庭。這個家庭的成員為一位溫文儒雅的先生,以及削瘦高挑的義大利裔妻子,他們原本飼養了兩隻純種的大麥町(AB),但是其中一隻(A)生病去世了,因此決定再領養一隻大麥町幼犬(C)回來。卻發生因為家人們都沉浸於對A的懷念,因此幼犬在無人有心管教的情況下「掌管」起全家來了。牠會欺壓前輩(B),忽視飼主的存在強占沙發及撕咬所有家具,更會在庭院和散步時瘋狂暴衝。飼主雖然苦不堪言卻又無能為力,因此只好請專家來調教惡犬。結果,西薩一看之下發現,幼犬C並非天生的惡徒,只是感覺沒有人在領導、管理「狗群」(飼主也是狗群的一份子喔!),所以牠就順其本能地來當老大了!幸好,在專家的解釋和帶領下,狗主人領悟到要恢復家庭和諧,自己不能一直陷在悲傷情緒裡,才堅強起來重新掌控大局。這個家庭最有意思的一點就是,幾年之後,大麥町犬B也去世了,飼主又重新帶回一隻幼犬D,結果整個事件又重演了一次,只是這次變成幼犬D欺侮飼主和已經長大的C。深感惡夢重現卻沒發現事出有因的狗主人只好請西薩再次前來指導,並且體認到原來這一次又是自己讓哀傷的情緒給淹沒,而把家裡的管教權給拱手讓「人」了。
從上面的這個例子裡面,我們看到似乎有些人對於死亡、失落的反應是比較強烈而持續較久,也因此會影響到他們與其他還活著的寵物的關係。另外也令人聯想到,當家中想要迎接新的寵物夥伴時,在面對生離死別的這個層面又該做好哪些心理準備呢?
首先,希望大家建立正確的觀念,無論飼養何種寵物都應該要做到「要養就要養到終老」的承諾。貓、狗、小鳥、兔子、黃金鼠、蜘蛛、毛毛蟲、獨角仙、金魚....每隻寵物都是一條生命,特別奉勸做家長的人千萬不要用「別人的」生命來訓練孩子負責任。不只是小孩子,許多成人在看到他人與寵物的親密互動時,不免會心動也想自己嘗試看看。但是因為缺乏正確的知識,所以只關心寵物外觀是否漂亮、可愛,卻挑選到和自己生活習慣不合、不容易飼養的寵物(我還記得小時候自然課得養蠶寶寶,大人和小孩每天都為了要去哪裡找桑葉而人仰馬翻!就連常見的狗狗,也有很多飼主因為沒空、懶得每天帶出去運動而導致狗狗出現壓力症狀喔!)因此,寵物一開始生病、難照顧,人們就覺得麻煩。萬一沒幾天不幸病死了或者就帶去棄養、放生,不但會讓人對自己喪失信心,看在孩子的眼裡,更是生命教育的負面示範!
另外,如果自覺以往對於死亡、醫院、生病有難忘的負面經驗,或特別難以接受生活變動的人,在養寵物之前也奉勸三思而後行。喜歡不一定要自己擁有,建議大家改用其他的方式來滿足自己想要與寵物親密接觸的需求,比方說去寵物店打工、偶爾幫朋友照顧一下寵物、到動物醫院當義工、參與動物保護協會的動物保護志工培訓計畫等等。
最後,希望大家都能幸運地遇到和自己有緣份的動物寶貝,互相陪伴一段難得的溫馨時光,共創彼此生命中難得的美好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