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情況下需要婚姻諮商?
當婚姻發生以下的重大「事件」時:
1.其中一方發生外遇,夫妻難以處理,並且不斷為此爭吵。
2.發生家庭暴力事件,配偶與孩子身心造成了創傷。
3.面臨中年危機,自己(財務或健康)、婚姻、家庭與工作同時陷入重大的困境。
4.婚姻關係中衝突事件不斷,尤其是婆媳衝突、孩子教育歧見、財務的衝突,而且這些衝突事件持續了一段時間,雙方都沒有辦法處理,情況越來越糟。
5.面臨重大壓力事件,像是:家有特殊兒童、失業或工作壓力、雙親患慢性疾病、家庭成員生重病...,導致夫妻雙方無力負擔。
6.夫妻有一方患有精神疾病(如:憂鬱症、焦慮症...)或人格異常(如邊緣型人格異常、強迫型人格異常....),而且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身心情況,因此拒絕就醫。
當婚姻出現以下「徵兆」 :
1.彼此的信任感越來越降低,而且缺乏溝通協調的機制,在處理生活事件上少有共識,雙方都感到彼此的差異性很大。
2.夫妻沒有共同的興趣及活動,覺得生活很無趣,彼此很少談到心事,也覺得對方不了解自己。彼此的婚姻開始覺得變得空虛,不再對配偶有興趣,對彼此的未來感到疑惑。
3.親密感淡化相處的時間越來越減少,其中一方過度投入工作、頻繁地交際應酬、向外發展傾向明顯。性關係頻率與品質降低。
4.彼此的關係瀕臨破局。覺得對方不再關心自己,很容易因為小事吵架。
5.若一切可以重來,其中一方認為自己不會選擇對方。
● 「成人婚姻諮商」的影響及效果:
1.助夫妻雙方學習如何彼此溝通協調,處理例如親子教育、婆媳關係、性關係…等的差異與衝突。最終的目標是追求彼此的「雙贏」,讓婚姻關係中的聯合與獨立關係達成平衡,同時滿足雙方需求而沒有委屈。
2.探索個人「愛與被愛」的核心議題,藉由了解個人原生家庭,重新了解、塑造與建構自我關係。讓過去(甚至是自己都沒有意識)不再對自己有負面影響。
3.如果夫妻雙方只有一人願意接受協助,將協助求助者一方自我成長,不會使救助者自己或孩子成為受害者。
2010年8月4日 星期三
2010年8月2日 星期一
兒童諮商(個人)-兒少心理健康檢查
現代人越來越知道身體健康檢查的重要性,預防重於治療的觀念逐漸落實到我們的生活中。不論是在飲食起居、運動休閒,還是心理照護方面,多已從治病的觀念提升到“預防保健”,顯示大家越來越重視健康。但民眾往往只注意到生理健康的篩檢,而卻忽略了心理健康檢查的重要性。
長期心理壓力會造成,失眠、疲倦、情緒不穩定、沒有活力經常是長期心理壓力所造成的身心症狀,想要改變一個長期的不良習慣所造成的問題是相當困難的,一般要耗費相當大的成本與代價。因此事先預防是非常重要的。
心理測驗的種類包括以下數種:
第一級心理健檢:高危險群篩檢
【性質】使用下載「兒少身心情緒困擾篩檢表」為工具,針對憂鬱情緒、焦慮情緒、適應困擾、注意力缺失、社交功能缺失、對立性行為、網路上癮、拒學問題等七項兒少經常發生的困擾,篩檢出需要進一步關懷及評估的孩子。
【對象】一般兒童青少年皆適用
【實施】透過格瑞思網站由父母填寫「兒少身心情緒困擾篩檢表」(約時10分鐘),或參加「兒少情緒關懷」研習會(時間地點請注意網站公佈的訊息)。
【費用】免費
【結果】針對是否為心理困擾高危險群的篩檢結果,提供書面的「篩檢結果及處遇建議書」一份。
第二級心理健檢:心理健康評估
【性質】「兒少心理健康評估」是由數項具有信效度的心理測驗組成,針對憂鬱情緒、焦慮情緒、適應困擾、注意力缺失、社交功能缺失、對立性行為、網路上癮、拒學問題等七項兒少經常發生的困擾,進行心理健康的專業評估。
【對象】(1)一般兒童青少年(2)有情緒困擾的徵兆或症狀(3)已篩檢出的高危險群
【實施】由父母打電話向格瑞思心理諮商所報名(電話:02-23254648),按照預約時間帶孩子至諮商所作「心理健康評估」。視測驗工具的不同,分別由父母、孩子(或教師)填寫,需時約40分鐘至90分鐘不等。
【結果】針對是否患有心理困擾,提供「兒少心理健康評估報告書」一份,由心理諮商師當面解說會談(時間為三十分鐘)。
第三級心理健檢:諮商心理評估
【性質】「兒少諮商心理評估」主要是由諮商師根據「會談」及相關「心理測驗」的資料,對兒少心理困擾的「內在狀態」作深度的瞭解。
【對象】(1)一般兒童青少年(2)對孩子的人格心理深度瞭解(3)需要諮商協助的兒少
【實施】由父母打電話向格瑞思心理諮商所報名(電話:02-23254648),按照預約時間帶孩子至諮商所作「諮商心理評估」,包括會談(50分鐘)及相關的心理測驗。心理測驗部份視測驗工具的不同,分別由父母、孩子或教師填寫,需時約60分鐘至120分鐘不等。
【結果】針對孩子的心理狀態(包括:自我狀態、身心狀態、情緒、認知、行為、親子關係、學習、人際關係…),提供「諮商心理評估報告書」一份,由諮商師當面分析會談(時間為50分鐘)。
長期心理壓力會造成,失眠、疲倦、情緒不穩定、沒有活力經常是長期心理壓力所造成的身心症狀,想要改變一個長期的不良習慣所造成的問題是相當困難的,一般要耗費相當大的成本與代價。因此事先預防是非常重要的。
心理測驗的種類包括以下數種:
第一級心理健檢:高危險群篩檢
【性質】使用下載「兒少身心情緒困擾篩檢表」為工具,針對憂鬱情緒、焦慮情緒、適應困擾、注意力缺失、社交功能缺失、對立性行為、網路上癮、拒學問題等七項兒少經常發生的困擾,篩檢出需要進一步關懷及評估的孩子。
【對象】一般兒童青少年皆適用
【實施】透過格瑞思網站由父母填寫「兒少身心情緒困擾篩檢表」(約時10分鐘),或參加「兒少情緒關懷」研習會(時間地點請注意網站公佈的訊息)。
【費用】免費
【結果】針對是否為心理困擾高危險群的篩檢結果,提供書面的「篩檢結果及處遇建議書」一份。
第二級心理健檢:心理健康評估
【性質】「兒少心理健康評估」是由數項具有信效度的心理測驗組成,針對憂鬱情緒、焦慮情緒、適應困擾、注意力缺失、社交功能缺失、對立性行為、網路上癮、拒學問題等七項兒少經常發生的困擾,進行心理健康的專業評估。
【對象】(1)一般兒童青少年(2)有情緒困擾的徵兆或症狀(3)已篩檢出的高危險群
【實施】由父母打電話向格瑞思心理諮商所報名(電話:02-23254648),按照預約時間帶孩子至諮商所作「心理健康評估」。視測驗工具的不同,分別由父母、孩子(或教師)填寫,需時約40分鐘至90分鐘不等。
【結果】針對是否患有心理困擾,提供「兒少心理健康評估報告書」一份,由心理諮商師當面解說會談(時間為三十分鐘)。
第三級心理健檢:諮商心理評估
【性質】「兒少諮商心理評估」主要是由諮商師根據「會談」及相關「心理測驗」的資料,對兒少心理困擾的「內在狀態」作深度的瞭解。
【對象】(1)一般兒童青少年(2)對孩子的人格心理深度瞭解(3)需要諮商協助的兒少
【實施】由父母打電話向格瑞思心理諮商所報名(電話:02-23254648),按照預約時間帶孩子至諮商所作「諮商心理評估」,包括會談(50分鐘)及相關的心理測驗。心理測驗部份視測驗工具的不同,分別由父母、孩子或教師填寫,需時約60分鐘至120分鐘不等。
【結果】針對孩子的心理狀態(包括:自我狀態、身心狀態、情緒、認知、行為、親子關係、學習、人際關係…),提供「諮商心理評估報告書」一份,由諮商師當面分析會談(時間為50分鐘)。
兒童諮商(個人)-注意力缺失過動
●注意力缺失過動症說明
容易衝動、分心與過動是注意力缺失過動症的主要特徵。它起因於先天的腦神經發展異常,因此言行舉止很容易受到外界環境刺激影響。隨著年歲的增長,孩子遵守規定的能力會慢慢增加,但過動症的孩子,很容易受到當下的刺激影響,他們不容易控制自己,因此常會被責罰、被認為是壞孩子。
若父母師長不瞭解這是注意力缺失過動症,不知道正確的協助方法,長期下來,不但影響孩子的學業成績和情緒發展,甚至會造成情緒障礙、反社會人格行為等問題。
●注意力缺失過動症的特質
依美國精神科醫會DSM-IV的臨床診斷標準所列之症狀,以下情況出現六種或以上,並持續六個月以上,建議尋找專業診斷。
【注意力不足症狀】
1.無法注意到小細節或因粗心大意使學校功課、工作或其他活動發生錯誤。
2.在工作或遊戲當中無法持續維持注意力。
3.和別人說話時,似乎沒在聽。
4.無法完成老師或家長交辦事務,包括學校課業、家事等(非違抗性行為或因不瞭解而使得交代的工作無法完成)。
5.缺乏組織能力。
6.常避免,不喜歡或拒絕參與需持續使用腦力的工作,如:學校工作或家庭作業。
7.容易遺失或忘了工作或遊戲所需的東西,如:玩具、鉛筆、書等。
8.容易被外界刺激所吸引。
9.容易忘記每日常規活動,需大人時常提醒。
【過動/衝動症狀】
1.在座位上無法安靜的坐著,身體扭來扭去。
2.課堂中常離席,坐不住。
3.在教室或活動場合中不適宜的跑、跳及爬高等。
4.無法安靜的參與遊戲及休閒活動。
5.不停的動(就像發動的馬達)。
6.話多(經常不間斷地持續說話)。
7.問題尚未問完前便搶先答題。
8.不能輪流等待(在須需輪流的地方,無法耐心等待)。
9.常中斷或干擾其他人,如:插嘴或打斷別人的遊戲。
●「注意力缺失過動症諮商」的效果:
1.增強孩子的覺察力,使對自我的情緒、人際有更好的掌控。
2. .即早處理以避免更嚴重的情緒、學習、人際關係問題。
3.避免因為人際壓力併發的焦慮和對立等行為
4.避免產生拒學或社交恐懼(尤其在青少年期)。除了學習人際技巧外,協助他們從團體中獲得歸屬感、感受到被瞭解及接納。
5.為達成以上成效,父母、師長需要瞭解缺失過動孩子,共同建立個別化教育計劃。
容易衝動、分心與過動是注意力缺失過動症的主要特徵。它起因於先天的腦神經發展異常,因此言行舉止很容易受到外界環境刺激影響。隨著年歲的增長,孩子遵守規定的能力會慢慢增加,但過動症的孩子,很容易受到當下的刺激影響,他們不容易控制自己,因此常會被責罰、被認為是壞孩子。
若父母師長不瞭解這是注意力缺失過動症,不知道正確的協助方法,長期下來,不但影響孩子的學業成績和情緒發展,甚至會造成情緒障礙、反社會人格行為等問題。
●注意力缺失過動症的特質
依美國精神科醫會DSM-IV的臨床診斷標準所列之症狀,以下情況出現六種或以上,並持續六個月以上,建議尋找專業診斷。
【注意力不足症狀】
1.無法注意到小細節或因粗心大意使學校功課、工作或其他活動發生錯誤。
2.在工作或遊戲當中無法持續維持注意力。
3.和別人說話時,似乎沒在聽。
4.無法完成老師或家長交辦事務,包括學校課業、家事等(非違抗性行為或因不瞭解而使得交代的工作無法完成)。
5.缺乏組織能力。
6.常避免,不喜歡或拒絕參與需持續使用腦力的工作,如:學校工作或家庭作業。
7.容易遺失或忘了工作或遊戲所需的東西,如:玩具、鉛筆、書等。
8.容易被外界刺激所吸引。
9.容易忘記每日常規活動,需大人時常提醒。
【過動/衝動症狀】
1.在座位上無法安靜的坐著,身體扭來扭去。
2.課堂中常離席,坐不住。
3.在教室或活動場合中不適宜的跑、跳及爬高等。
4.無法安靜的參與遊戲及休閒活動。
5.不停的動(就像發動的馬達)。
6.話多(經常不間斷地持續說話)。
7.問題尚未問完前便搶先答題。
8.不能輪流等待(在須需輪流的地方,無法耐心等待)。
9.常中斷或干擾其他人,如:插嘴或打斷別人的遊戲。
●「注意力缺失過動症諮商」的效果:
1.增強孩子的覺察力,使對自我的情緒、人際有更好的掌控。
2. .即早處理以避免更嚴重的情緒、學習、人際關係問題。
3.避免因為人際壓力併發的焦慮和對立等行為
4.避免產生拒學或社交恐懼(尤其在青少年期)。除了學習人際技巧外,協助他們從團體中獲得歸屬感、感受到被瞭解及接納。
5.為達成以上成效,父母、師長需要瞭解缺失過動孩子,共同建立個別化教育計劃。
兒童諮商(個人)-亞斯伯格人際情緒
亞斯伯格症候群(Asperger syndrome, 簡稱AS)是神經發展障礙的一種,可歸類為自閉症 (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 的其中一種。一般是被認為是「沒有智能障礙的自閉症」。許多科學家和數學家也患有亞斯伯格症候群。
亞斯伯格症候群主要有3大特徵:
社交困難
溝通困難
固執或狹窄興趣
●亞斯伯格症候群的孩子會出現以下主要症狀:
1.對他人情緒的感受力弱
無法解讀他人的表情和肢體語言等非語言訊息(如不懂微笑的意思)
2.眼神特徵
對話時難以和人眼神交會,因為那會讓他們感到緊張。
一直不動地盯著他人看,甚至讓其他人到不愉快。
3.社會關係不良
不管對話的脈絡,只是就自己所關心的領域自顧自地不斷地說下去。
無法理解社會常規,或僵化規則。
難以分辨真實與虛擬世界
隨時年齡增加,與同儕的關係越疏離
我行我素,不願服從、反抗
4.對特定的領域特別有興趣或擅長
5.運動機能出現輕微障礙
6.會對突如其來的轉變感到不安,甚至出現不穩定的情緒。
7.刻板化行為
8.注意力困難
9.對於感覺刺激有異常反應
10.個人衛生問題。(傾向有髒亂的飲食習慣)
11.經常性的有飲食和睡眠困難
●亞斯伯格孩子「人際情緒諮商」的成效
1.增強孩子的覺察力,使對自我的情緒、人際有更好的掌控。
2.抒緩人際因難,調適人際關係帶來的壓力。即早處理能避免惡性的併發症產生,並增加社會適應力,鼓勵越早諮商越好。
3.避免因為人際壓力併發的焦慮和對立等行為
4.避免產生拒學或社交恐懼(尤其在青少年期)。除了學習人際技巧外,協助他們從團體中獲得歸屬感、感受到被瞭解及接納。
5.為達成以上成效,父母、師長需要瞭解亞斯伯格,共同建立個別化教育計劃。
亞斯伯格症候群主要有3大特徵:
社交困難
溝通困難
固執或狹窄興趣
●亞斯伯格症候群的孩子會出現以下主要症狀:
1.對他人情緒的感受力弱
無法解讀他人的表情和肢體語言等非語言訊息(如不懂微笑的意思)
2.眼神特徵
對話時難以和人眼神交會,因為那會讓他們感到緊張。
一直不動地盯著他人看,甚至讓其他人到不愉快。
3.社會關係不良
不管對話的脈絡,只是就自己所關心的領域自顧自地不斷地說下去。
無法理解社會常規,或僵化規則。
難以分辨真實與虛擬世界
隨時年齡增加,與同儕的關係越疏離
我行我素,不願服從、反抗
4.對特定的領域特別有興趣或擅長
5.運動機能出現輕微障礙
6.會對突如其來的轉變感到不安,甚至出現不穩定的情緒。
7.刻板化行為
8.注意力困難
9.對於感覺刺激有異常反應
10.個人衛生問題。(傾向有髒亂的飲食習慣)
11.經常性的有飲食和睡眠困難
●亞斯伯格孩子「人際情緒諮商」的成效
1.增強孩子的覺察力,使對自我的情緒、人際有更好的掌控。
2.抒緩人際因難,調適人際關係帶來的壓力。即早處理能避免惡性的併發症產生,並增加社會適應力,鼓勵越早諮商越好。
3.避免因為人際壓力併發的焦慮和對立等行為
4.避免產生拒學或社交恐懼(尤其在青少年期)。除了學習人際技巧外,協助他們從團體中獲得歸屬感、感受到被瞭解及接納。
5.為達成以上成效,父母、師長需要瞭解亞斯伯格,共同建立個別化教育計劃。
兒童諮商(個人)-注意力篩檢
●什麼是注意力不足?有那些可能的症狀?
「孩子像陀螺一樣停不下來、或像老人家說的『屁股』有蟲,坐不住、停不下來。」
「小朋友老是喜歡做危險的事情,例如爬高等,說都說不聽」
「寶貝有些衝動,像別人講話到一半,老是要插話;參加團體活動的時候,總是不能按順序等待,一直吵著說:『老師!我要做這個、做那個。』或是老師題目講到一半,就搶著回答。」
「覺得孩子很乖,但後來發現他可能不時在做白日夢,有時候反應也比較慢。」
「只有看電視和打電動等有興趣的事能維持長時間專注,或甚至也沒辦法專心」
●注意力不足可能有什麼影響?
學齡期注意力不足的盛行率約5%~8%;以全國約有500萬學生數粗估,保守估計至少有25萬至40萬學子為注意力不足所困擾。
孩子注意力失調,可能是遺傳或大腦前額葉成熟度不夠,或是孩子的外在環境刺激不足。注意力不足的異常行為,通常開始於7歲以前,如果能在孩子3歲到7歲這段期間提早發現,其實部分孩童不需用藥,藉由行為治療即可改善。
●專注力健檢可以了解:
1. 孩子是否有「注意力缺失」、「注意力缺失過動」
2.是否可能有分心問題,小朋友的專注力可以持續多久時間?是否可能有衝動、過動問題? 如果孩子在枯燥或複雜的情境下,他們專注的表現會不會有差異?
3.孩子是否可能有注意力以外的情緒問題,如對立反抗,或是人際問題。
4.針對孩子的個別情形,提供父母親職建議。若情況不嚴重,只是注意力無法有效調整、不容易專心,可以透過感覺統合治療、注意力訓練等,透過行為治療,由家長與醫師、職能治療師等專業人員一起合作,共同改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
5.及早進行兒童&青少年專注力健檢,可以預防其他問題發生。此外 ,專注力健檢也可以一併了解孩子的優勢,給予適合的舞台,在未來發光。
●兒童注意力健檢說明與流程:
對象:6-12歲的兒童與青少年
時間:採預約方式
地點:馨培心理治療所
費用:
1.心理師與家長初次晤談(15-20分鐘)
2.孩子做TOVA專注力測驗,家長填寫量表(30分鐘)
3.等候時間(30分鐘)
4.心理師向家長分析(20分鐘)
5.心理師提供家長一份「專注力檢測結果及建議書」 父母擔心的這些問題,是不是這表示孩子缺乏專注力呢?注意力不集中,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可能會衍生其他的問題。包括學習障礙、親子困擾、人際關係不良、挫折情緒。
「孩子像陀螺一樣停不下來、或像老人家說的『屁股』有蟲,坐不住、停不下來。」
「小朋友老是喜歡做危險的事情,例如爬高等,說都說不聽」
「寶貝有些衝動,像別人講話到一半,老是要插話;參加團體活動的時候,總是不能按順序等待,一直吵著說:『老師!我要做這個、做那個。』或是老師題目講到一半,就搶著回答。」
「覺得孩子很乖,但後來發現他可能不時在做白日夢,有時候反應也比較慢。」
「只有看電視和打電動等有興趣的事能維持長時間專注,或甚至也沒辦法專心」
●注意力不足可能有什麼影響?
學齡期注意力不足的盛行率約5%~8%;以全國約有500萬學生數粗估,保守估計至少有25萬至40萬學子為注意力不足所困擾。
孩子注意力失調,可能是遺傳或大腦前額葉成熟度不夠,或是孩子的外在環境刺激不足。注意力不足的異常行為,通常開始於7歲以前,如果能在孩子3歲到7歲這段期間提早發現,其實部分孩童不需用藥,藉由行為治療即可改善。
●專注力健檢可以了解:
1. 孩子是否有「注意力缺失」、「注意力缺失過動」
2.是否可能有分心問題,小朋友的專注力可以持續多久時間?是否可能有衝動、過動問題? 如果孩子在枯燥或複雜的情境下,他們專注的表現會不會有差異?
3.孩子是否可能有注意力以外的情緒問題,如對立反抗,或是人際問題。
4.針對孩子的個別情形,提供父母親職建議。若情況不嚴重,只是注意力無法有效調整、不容易專心,可以透過感覺統合治療、注意力訓練等,透過行為治療,由家長與醫師、職能治療師等專業人員一起合作,共同改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
5.及早進行兒童&青少年專注力健檢,可以預防其他問題發生。此外 ,專注力健檢也可以一併了解孩子的優勢,給予適合的舞台,在未來發光。
●兒童注意力健檢說明與流程:
對象:6-12歲的兒童與青少年
時間:採預約方式
地點:馨培心理治療所
費用:
1.心理師與家長初次晤談(15-20分鐘)
2.孩子做TOVA專注力測驗,家長填寫量表(30分鐘)
3.等候時間(30分鐘)
4.心理師向家長分析(20分鐘)
5.心理師提供家長一份「專注力檢測結果及建議書」 父母擔心的這些問題,是不是這表示孩子缺乏專注力呢?注意力不集中,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可能會衍生其他的問題。包括學習障礙、親子困擾、人際關係不良、挫折情緒。
兒童諮商(個人)-兒童情緒困擾
●兒童在何種情況下需要情緒諮商?
一、兒童遭遇到以下的重大事件:
1.性侵害
2.情緒或身體曾遭人虐待
3.經歷重大災難受到驚嚇(水災、火災、車禍、地震等)
4.親密的親人或朋友死亡(意外、疾病或自殺等)
5.父母離異導致心理創傷
6.目睹家庭暴力事件
7.監護人受情緒困擾(例如憂鬱症、焦慮症)所苦
二、兒童出現以下情況或行為:
1.自我傷害(割腕、以頭撞牆等),或是談論自殺
2.身心症狀頻繁(總是覺得身體不舒服,但檢查不出生理病症)
3.出現強迫行為(例如不停地拔頭髮或體毛)
4.影響人際關係的行為,例如使用暴力、多使用情緒性的語言
5.對大人、手足或同儕有敵意(例如常抱怨父母對孩子們「不公平」)
6.對父母極度控制(例如當與父母在一起時,情緒化表現多)
7.低自尊,認為自己很差
8.常常有強烈負向的情緒(害怕、擔憂、憤怒或悲傷)
9.過度退縮、退化、適應力弱(例如上學時與父母的分離焦慮強烈)
●兒童情緒諮商進行方式:
1.個人:遊戲治療、認知行為治療、諮商團體、成長性團體
2.家庭:家庭諮商、親職教育
3.環境:諮商師-父母-老師合作模式
● 「兒童情緒諮商」有什麼效果?
1.及早抒解孩子的情緒,給予支持,避免惡性循環,導致日後惡化為嚴重偏差行為,甚至「精神官能症」。
2.建立全新的態度與互動方法,取代原來的的偏差行為。
改善親子與手足間的關係。
3.增進學習效能及良好的人際關係。
4.增強自我情緒掌控,提昇情緒的覺察力及表達力。
5.讓孩子有良好的自我觀,會善待自己亦會尊重別人。
6.增強孩子的勇氣,適應力變強,不再過份退縮。
一、兒童遭遇到以下的重大事件:
1.性侵害
2.情緒或身體曾遭人虐待
3.經歷重大災難受到驚嚇(水災、火災、車禍、地震等)
4.親密的親人或朋友死亡(意外、疾病或自殺等)
5.父母離異導致心理創傷
6.目睹家庭暴力事件
7.監護人受情緒困擾(例如憂鬱症、焦慮症)所苦
二、兒童出現以下情況或行為:
1.自我傷害(割腕、以頭撞牆等),或是談論自殺
2.身心症狀頻繁(總是覺得身體不舒服,但檢查不出生理病症)
3.出現強迫行為(例如不停地拔頭髮或體毛)
4.影響人際關係的行為,例如使用暴力、多使用情緒性的語言
5.對大人、手足或同儕有敵意(例如常抱怨父母對孩子們「不公平」)
6.對父母極度控制(例如當與父母在一起時,情緒化表現多)
7.低自尊,認為自己很差
8.常常有強烈負向的情緒(害怕、擔憂、憤怒或悲傷)
9.過度退縮、退化、適應力弱(例如上學時與父母的分離焦慮強烈)
●兒童情緒諮商進行方式:
1.個人:遊戲治療、認知行為治療、諮商團體、成長性團體
2.家庭:家庭諮商、親職教育
3.環境:諮商師-父母-老師合作模式
● 「兒童情緒諮商」有什麼效果?
1.及早抒解孩子的情緒,給予支持,避免惡性循環,導致日後惡化為嚴重偏差行為,甚至「精神官能症」。
2.建立全新的態度與互動方法,取代原來的的偏差行為。
改善親子與手足間的關係。
3.增進學習效能及良好的人際關係。
4.增強自我情緒掌控,提昇情緒的覺察力及表達力。
5.讓孩子有良好的自我觀,會善待自己亦會尊重別人。
6.增強孩子的勇氣,適應力變強,不再過份退縮。
2010年8月1日 星期日
自我探索
●什麼樣的情形需要「自我探索」?
如果你總是覺得自己對於環境的刺激特別敏感,容易被各種外在的噪音或變動干擾,而引發比別人更激烈的行為;或是因為聽到別人隨口說出的一句話,自己就反覆思索掙扎不止。或者,別人常常表示覺得你是特別敏感的,那麼,你就有可能是「過度敏感」一族。
一、你可能經常有以下感覺:
1.長期自我懷疑,因而總是處於焦慮狀態
2.遇到事情容易緊張、退縮,因而影響人際觀感
3.持續性的心情沮喪
4.平時相當努力,也能獲得他人的肯定,卻往往在重要關頭失常
5.生活稍有變動就感到很大的壓力,或只要環境轉換很要花很長時間來適應
或是有下列的經驗:
1.無論在熟悉或陌生情境,都很在意別人眼光
2.非常依賴生活中的重要他人
3.容易為了屈就他人而勉強自己
4.過去的失敗或挫折,時常縈繞心頭
●進行「自我探索」的效果與影響:
1.回顧過往的成長歷程,重新詮釋自己的表現,提昇自信
2.對目前的生活與人際關係產生新的認識
3.找到適合自己的處身之道
●對象:想要改善自我觀感、健全自我概念者
一、你可能經常有以下感覺:
1.長期自我懷疑,因而總是處於焦慮狀態
2.遇到事情容易緊張、退縮,因而影響人際觀感
3.持續性的心情沮喪
4.平時相當努力,也能獲得他人的肯定,卻往往在重要關頭失常
5.生活稍有變動就感到很大的壓力,或只要環境轉換很要花很長時間來適應
或是有下列的經驗:
1.無論在熟悉或陌生情境,都很在意別人眼光
2.非常依賴生活中的重要他人
3.容易為了屈就他人而勉強自己
4.過去的失敗或挫折,時常縈繞心頭
●進行「自我探索」的效果與影響:
1.回顧過往的成長歷程,重新詮釋自己的表現,提昇自信
2.對目前的生活與人際關係產生新的認識
3.找到適合自己的處身之道
●對象:想要改善自我觀感、健全自我概念者
成人諮商-情緒調適
生命裡的難題每一個都不簡單,如果你聽膩了「看開點」,「放輕鬆」這種空泛的安慰,讓馨培引導你,深入探究壓力的源頭,學習理性面對,尋求真正卸下重擔的治本方法。
●什麼情況下可能需要情緒調適諮商?
一,當個人遭逢以下的生命歷程或重大意外事件時,需要協助
1.過去發生的重大失敗,痛苦或創傷經驗,至今沒有被妥善處理,導致今天仍然嚴重
影響自己情緒與行為。例如親人去世,意外事件,性侵,受暴...等。
2.近期的重大突發事件。像是喪偶,離婚,公司倒閉,失業,罹患重大疾病...等。
3.生活,工作(或學業)長期處於高壓環境。例如如房貸,卡債,業績壓力,同事衝
突,同儕競爭...等。
4.親密關係例句家庭生活議題。例如伴侶相處,婆媳問題,外遇,家暴,親子代溝,
兩性交往,同性戀 ...等。
5.生命週期轉換。例如更年期,空巢期,退休,中年危機...等。
二,當個人身心出現以下情形時,必須尋求諮商協助
1.情緒長期低落鬱悶,感覺沮喪,挫敗;無法中止苦惱;總是覺得煩躁不安,時常會
莫名哭泣,嚴重時甚至出現自殺念頭。
莫名哭泣,嚴重時甚至出現自殺念頭。
2.出現以下生理症狀:如頭痛,肚子痛等身體不適症狀的頻率增加或程度加重;開始
出現失眠或嗜睡等睡眠障礙;食慾不振或變得異常嗜吃,導致短期內體重嚴重下降
或增加;經常對自己的健康警訊很在意,抱怨身體有莫名不適。
3.不斷反覆的強迫性擔憂。例如一直想如果不小心瓦斯就會爆炸,飛機會從高處摔落
,或物品沒有擦拭清洗乾淨等。
4.記憶力衰退。例如一個七位數的電話號碼也無法一次記起來,剛才才講過的電話就
忘了內容。
5.失去做事的意願與行動力,經常感覺無力,常常過度猶豫無法做下決定,對自己
的判斷失去信心。對其他人,事無法提供關心,也缺乏興趣。
6.經常自責,總認為事情無法順利都是自己的錯,內心常充滿著罪惡感。覺得自己
不如人,討厭自己,想法負面消極。
7.從人際關係中退縮,對別人的一言一行都很敏感,也易出現厭惡他人或受到打擊,
對他人的企圖多所猜疑,總認為別人的評論是在針對自己。
●“情緒調適諮商”有什麼效果?
1.妥善處理情緒問題,避免正常情緒惡化成疾病,並損害自我整體功能和身心健康,
甚至影響到家庭及工作的運作。
2.誠實面對自我情緒,聆聽情緒所透露的訊息,藉此回顧檢視自己早期尚未完善解決
的事件,讓自己得以重新建構自我經驗。讓過去不再是負擔,而成為增強自我概念
的良好經驗。
3.學習適當的情緒表達,提升個人的自我掌控感,在家庭成員間建立的良好的互動,
也能幫助個人在職場上展現工作效能,並加強人際溝通能力。
訂閱:
文章 (Atom)